人人是人才,賽馬不相馬――云鶴的人才觀。
1.“人人是人才,賽馬不相馬”――你能夠翻多大跟頭,給你搭建多大舞臺。
現在缺的不是人才,而是出人才的機制。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要通過搭建“賽馬場”為每個員工營造創新的空間,使每個員工成為自主經營的SBU。
賽馬機制具體而言,包含三條原則:一是公平競爭,任人唯賢;二是職適其能,人盡其才;三是合理流動,動態管理。在用工制度上,實行一套優秀員工、合格員工、試用員工“三工并存,動態轉換”的機制。在干部制度上,云鶴對中層干部分類考核,每一位干部的職位都不是固定的,屆滿輪換。云鶴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要義是,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在能力,讓每個人每天都能感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市場的競爭壓力,又能夠將壓力轉換成競爭的動力,這就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秘訣。
2、授權與監督相結合--充分的授權必須與監督相結合
云鶴集團制定了三條規定:在位要受控,升遷靠競爭,屆滿要輪崗。
“在位要受控”有兩個含義:一是干部主觀上要能夠自我控制、自我約束,有自律意識,二是集團要建立控制體系,控制工作方向、工作目標,避免犯方向性錯誤;再就是控制財務,避免違法違紀。“升遷靠競爭”是指有關職能部門應建立一個更為明確的競爭體系,讓優秀的人才能夠順著這個體系上來,讓每個人既感到有壓力,又能夠盡情施展才華,不至于埋沒人才。
“屆滿應輪崗”是指主要干部在一個部門的時間應有任期,屆滿之后輪換部門。這樣做是防止干部長期在一個部門工作,思路僵化,缺乏創造力與活力,導致部門工作沒有新局面。輪流制對于年輕的干部還可增加鍛煉機會,成為多面手,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培養更多的人力資源。
3.人材、人才、人財
董事長對何為企業人才進行了分析,他提出企業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為如下三類:
• 人材--這類人想干,也具備一些基本素質,但需要雕琢,企業要有投入,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。
• 人才--這類人能夠迅速融入工作、能夠立刻上手。
• 人財--這類人通過其努力能為企業帶來巨大財富。
“人才”的雛形,應該是“人材”。這是“人才”的毛坯,是“原材料”,需要企業花費時間去雕琢。“人才”的發展是“人財”。“人才”是好用的,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為企業帶來財富;作為最起碼的素質,“人才”認同企業文化,但有了企業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為企業創造價值。光有企業文化還不行,還要能為企業創造財富,這樣的人方能成為“人財”。
無論是經過雕琢、可用的“人材”,還是立刻就能上手的、好用的“人才”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;我們要尋求的是能為企業創造財富和價值的“人財”!
4.今天是人才,明天未必還是人才
人才是一個動態的概念,現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,今天是人才,明天就未必還是人才,云鶴人應該不斷自我超越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。
如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,做永遠的人才?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、自己的目標!如果沒有堅定的目標,在提高自身素質、自我挑戰的過程中就會彷徨、動搖。每個云鶴人都有自己的夢想,而這個夢想一定要和云鶴創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標結合起來。